圣清嘉材(广东)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生产基地座落于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绿色低碳微循环产业园,公司基地办公生产面积13.2万平方米,拥有员工近400人,其中科研人员超过30人。是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矸石)、技术研发、生产产品和销售的现代化大型新能源环保企业,也是资源化利用煤矸石和生态修复企业,国家EOD模式的试点公司。
我司以“政府主导,合作经营,一体化运作”模式进行EOD项目的实施。将对韶关市当下煤矸石固废长期无序堆放、取用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解决。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坚实技术来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融合”,在该循环构架内进行生态修复。通过生态产业导入运营,林下优质种养来结合项目配套,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带动乡村致富。通过搭建矿山修复数据平台,对区域内进行生态环境数字监控,统筹科学长期的规划、治理与发展,有效链接山、水、林、农、矿的低碳生态体系。
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的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煤矸石固废堆放已多达60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3亿吨的速度不断增加,煤矸石的大量堆积,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及问题。
在目前煤矸石现状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司将在韶关市深耕煤矸石综合处理,对煤矸石取用点边取用边修复,打造煤矸石取用与生态修复的绿色新循环。把韶关市曲江区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煤矸石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做大做好,成为国家级EOD试点项目的模范,并将成功经验做到可复制化进行全国推广。
公司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研力量和国家院士驻点调研及指导,有力地加强了公司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产品转化的生产能力。尤以武强院士和舒新前教授带领的专业研究团队为重点,辅以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来更好的达成EOD项目的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学家,入选Elsevier2020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中国煤矿顶底板两大主要突水灾害预测预报方法与防控技术和矿井水防治、利用、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模式以及矿井充水条件三维可视虚拟化分析系统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于2021年12月17日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共建的粤北生态环境研究院在韶关揭牌成立。致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成果转换等,促进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政策、资金、项目在韶关落地生根。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清洁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煤和有机固体废弃物能源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新疆科技支撑项目。
成立于1959年,是原煤炭工业部部属甲级设计研究院之一。具有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曾荣获国家百强设计单位的称号,拥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480人,其中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4人,教授级高工66人,高级工程师290多人,具备各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286名,拥有采矿、选煤、建筑、机械、电气、通讯、市政、热机、热控、路桥、总图、测量、岩土、环保、经济等二十余个专业,是国家十强煤炭设计院之一。
于2021年12月17日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共建的粤北生态环境研究院在韶关揭牌成立。致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成果转换等,促进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政策、资金、项目在韶关落地生根。